《菜根谭》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,是一部论述修养、人生、处世、出世的语录集。其文字简炼明隽,兼采雅俗,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,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。
《菜根谭》开出的处世之方偏重心态和人事,悟虚妄真实之理,指出贫富、尊卑、穷达因为心念使善恶、祸福相互转换,告诫世人及时转念,戒贪少欲,取中庸之道。著作前后内容和深度有所不同,反映出了不同的阅历和境界。
《菜根谭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衮冕行中,著一藜杖的山人,便增一段高风;渔樵路上,著一衮衣的朝士, 马男波杰克第四季转添许多俗气。故知浓不胜淡,俗不如雅也。
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,其意思是,/在冠盖云集的高官显贵之中,如果能出现一位手持藜杖、身穿粗布衣裳的雅士,自然就会增加无限清高风采;在渔夫樵夫靠劳力讨生活的场合中,业界新闻假如加入一个朝服华丽的达官,反而大煞风景增加很多俗气。由此可见,荣华富贵并不如淡泊宁静,红尘俗世并不如山野风雅清高。
古有清流与朝官两立的传统,仿佛一为官便为俗,一人林便成清。从形式上来讲在朝在野是不一样的,但决非在朝无雅士,山林无俗辈,这都不是 绝对的,而在于人的品性修养如何。从形式而言,到什么山唱什么歌。山野 之中,布衣之内,猛地来一位衰衣朝土,似有作威作福依势卖弄之嫌,而朝 士中猛地站一位渔父樵夫确也显眼。清淡浓俗于此衬托无遗,但这仅是就形式而言,关键还要看其人之品性是高雅还是低俗,朝眼是权力的象征,平民 之服却是大众自然的。